描述
【內容簡介】
提筆書寫——
不用約束在既有的寫作模式或標準;
不要介意故事的長短、錯字或文法;
句子零碎、簡單或無稽的情節也沒關係;
只要——
你抽出十分鐘時間,按照簡單的步驟,
寫成你們的故事,理解自己的生命。
只需要誠實地、輕鬆地,放心寫作。
「在焦躁、不安、憤怒的日子,在看似崩壞中的世界,我們還可以放心寫作嗎?我們如何將心事放於寫作,又以寫作來釋放心事呢?」
作者米哈與遊戲治療師連倩妤,都因為以上的問題而好奇,並身體力行以寫作處理自己過去的創傷、當下的失望,以至對未來的擔憂。而這本書是一些「以寫作照顧心情」的練習。
敘事治療大師麥克.懷特(Michael White)說,我們可以透過「將生活說成故事,理解自己的生命。」本書有50篇主題短文,讀者看過文章後,可依作者設計的寫作練習,寫成自己的故事,理解自己的生命、舒緩個人的心情。
【作者簡介】
米哈
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博士,現任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副研究員、嶺南大學文化與創意研究院兼任副教授、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(視覺藝術組別、文學組別)。
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《在很久很久以前》、《佈道後的幻象》、《餡餅盒子》;散文集《蝸牛角上問古人》、《青春是一朵西蘭花》、《學做龍蝦或騎象人》、《一件有益的小物》、《昨天喝了河豚湯》、《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》。
連倩妤
專欄作者、填詞人、心理輔導員、兒童社交訓練及情緒管理導師。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(University of Toronto)工商管理系,副修心理學,後於澳洲蒙納殊大學(Monash University)完成心理輔導碩士學位。
熱愛文字和音樂,喜歡探索兩者之間的可能。愛吃愛睡,但經常因為文字創作而廢寢忘餐。
著作:《如果你心累了 —— 聽動物說故事》(合著,2021)、《留下來唱一首歌》。